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农业用水量大约占总用水量的百分之70,然而,全部耕地中只有百分之40能够确保灌溉,而每年因缺水造成的农业损失更是高达1500亿元,所以,发展以“提高用水有效性”为原则的节水农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目前我国常用的节水灌溉方式有哪些,不同节水灌溉方式的特点和效益有何不同呢?银川节水灌溉企业做出说明:
1、渠道防渗技术
渠道防渗技术是指通过土壤本身的透水性以及通过在渠道外侧修建起保护层防止渗水等多种措施,提高渠道的防渗力度。
应用范围:我国农田灌溉应用较普遍,据了解,传统的土渠输水渠系水利用系数一般为0.4—0.5,差的仅0.3左右,也就是说,大部分水都渗漏和蒸发损失掉了,采用渠道防渗技术后,一般可使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0.85,比原来的土渠提高百分之50—70。
优点:除了渠系水利用率较高,渠道防渗还具有输水快、有利于农业生产抢季节、节省土地等优点,是当前我国节水灌溉的主要措施之一。
2、管道输水
管道输水是利用管道将水直接送到田间灌溉,以减少水在明渠输送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
应用范围:发达国家的灌溉输水以及目前我国北方井灌区的管道输水。据了解,采用管道输水,水的利用系数可提高到0.95,节电百分之20—30,省地百分之2—3,增产幅度百分之10。目前,如采用低压塑料管道输水,不计水源工程建设投资,亩投资为100元—150元。但是,管道输水仅仅减少了输水过程中的水量损失,还应配套喷、滴灌等田间节水措施。目前尚无力配套喷、滴灌设备的地方,对管道布设及管材承压能力等应考虑今后发展喷、滴灌的要求,以避免造成浪费。
优点:输水迅速、节水、省地、增产。
3、喷灌系统
喷灌是利用管道将有压喷头分散成细小水滴,均匀地喷洒到田间,对作物进行灌溉。
应用范围:很多发达国家已广泛采用。中心支轴式喷灌机根据作物对水分需求以及土壤墒情实现随时变量灌溉,一台中心支轴式喷灌机可以控制400亩地。但是使用中心支轴式喷灌机要求地块平整、呈正方形,且田间无障碍物,对地块要求较高,而地埋式伸缩喷灌设备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地埋式伸缩喷灌设备的特点是灌溉前喷头埋于耕作层以下,不影响农机耕作,灌溉时喷头能够自动顶出地面并进行喷水,灌溉结束后又能回缩至耕作层以下。
优点:
(1)节水效果显著,水的利用率可达百分之80。一般情况下,喷灌与地面灌溉相比,1m3水可以当2m3水用。
(2)灌水均匀,土壤不板结,有利于抢季节、保全苗,改善了田间小气候和农业生态环境。
(3)大大减少了田间渠系建设及管理维护和平整土地等的工作量。
(4)减少了农民用于灌水的费用和投劳,增加了农民收入。
(5)有利于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产业化、现代化。
(6)避免由于过量灌溉造成的土壤次生盐碱化。
4、微喷灌系统
微喷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型喷灌形式。这是利用塑料管道输水,通过微喷头喷洒进行局部灌溉的。
应用范围:果树、经济作物、花卉、草坪、温室大棚等灌溉。
优点:比一般喷灌更省水,可增产百分之30以上,能改善田间小气候,可结合施用化肥,提高肥效。国产设备亩投资一般在500元-800元。
5、滴灌
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6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
应用范围:可适用于果树、蔬菜、经济作物以及温室大棚灌溉,在干旱缺水的地方也可用于大田作物灌溉。
优点: 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其水的利用率可达百分之95。滴灌较喷灌具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同时可以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滴灌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耕耘观念,由计算机操纵的滴灌技术,能根据土壤的吸水能力、作物种类、作物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等,可以定时定量定位地把混合了肥料农药的水滴渗到植株的根部,可以让水肥均衡地渗滴到每棵作物上,以少量的水培育出更多更好的果蔬植物。
6、膜下滴灌
用地膜覆盖田间的垄沟底部,引入的灌溉水从地膜上面流过,并通过膜上小孔渗入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进行灌溉,这种方法称作覆膜灌。
应用范围:新疆、内蒙古、东北各地。
优点:采用膜上灌,深层渗漏和蒸发损失少,节水显著,在地膜栽培的基础上不需再增加材料费用,并能起到对土壤增温和保墒作用。在干旱地区可将滴灌管放在膜下,或利用毛管通过膜上小孔进行灌溉,这称作膜下灌。这种灌溉方式既具有滴灌的优点,又具有地膜覆盖的优点,节水增产效果更好。
声明:文字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
手机版